手机欠费纳入征信?征信不是啥都能装的筐

摘 要

  近日,网传一份江西电信发布的关于手机欠费上征信的公告,引发关注。公告显示,从2020年11月开始,江西电信将对通信费用欠费用户,未在规定时间内清缴欠费的,将被接入中国人民



近日,网传一份江西电信发布的关于手机欠费上征信的公告,引发关注。公告显示,从2020年11月开始,江西电信将对通信费用欠费用户,未在规定时间内清缴欠费的,将被接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基础数据库(征信系统)。记者咨询江西电信客服获悉,该份公告内容属实,但只有长期恶意欠费的用户才会被接入征信。对于个别小额欠费用户,将提醒及时缴费,并在初期暂不纳入征信。(《南方都市报》10月12日)


手机欠费接入征信的话题非常火爆,在微博热搜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达到了7亿,这个量级的阅读量,说是全民关注也不为过。尽管江西电信客服表示,只有长期恶意欠费用户才会被接入征信,这些用户只占全部用户中的极少数,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网友对此事如此敏感?因为现在人手一部手机,有人甚至两部、三部,关联度极高,对是否应该接入征信,很多人即使现在无利益冲突,以后也是个问题,所以他们依然保持着怀疑和审慎的态度。




针对号码欠费是否会接入征信,目前,中国电信各分公司的处理不一。广州电信客服告诉记者,欠费逾期一定时间未交,会限制办理业务。但是否影响征信,还“未有此资料”。北京电信客服也表示,号码的欠费会影响电信业务的后续办理,是否影响个人征信,暂未收到相关部门的通知。因为基数庞大,手机欠费接入征信说起来也是一件颇有影响力的大事,为何不是全国统一行为,而是出现了步调不一致的情况呢?两种可能,一是个别地方先做实验,先行先试,以试探民意反馈。二是此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紧迫,手机欠费的问题还不至于严重到要接入征信的地步,简单来说,就是不必要。


总体来说,长期恶意欠费用户只占总用户的极少数,对电信企业的经营影响微乎其微。其被接入征信,更多的出于对所有欠费用户的一种提醒和警示,正如江西电信客服所说,“对于个别小额欠费用户,将提醒及时缴费,并在初期暂不纳入征信”。其潜台词,本质上就是对所有欠费用户的个人信用提出了质疑。事实真是如此吗?使用手机不像超市买东西,绝大多数情况下,欠费是由于消费模式造成的,而与个人信用无关。


所谓“长期恶意欠费”究竟是怎么形成的?具体来说,也分不同的情况。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恶意欠费,这部分用户纳入征信我并无异议。但也有一种情况,那就是与电信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关。网友意见最大的一点就是,“欠费停机就是,为什么要纳入征信?”用户开通一张手机卡,与运营商签订合同,合则用,不合则停,本来是不会产生“长期恶意欠费”问题的。但现实是,运营商基于其经营效益的考量,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欠费的存在,这是效益与风险之间的一种平衡,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用户,运营商也要反思其经营漏洞。


买卖要公平、公开、平等,但有时候消费者与经营商其实并不平等。尤其是单个消费者,与运营商之间根本无法形成对等博弈。在这种情况下,动辄将欠费纳入征信系统,会加强这种权利差距。譬如有网友提出,如果用户申请停机,而运营商迟迟不停,这期间产生的费用如何定性?这造成一种强制消费的状况。


征信系统是记录个人信用状况的数据库,是一个人的信用身份证,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会越来越大。哪些信息应该纳入,哪些不该纳入,必须慎之又慎,以科学合理的标准去考量,分寸感极其重要。如果企业能够解决问题,就没有必要纳入征信,比如手机欠费问题,运营商有许多办法可以解决,而且成本极低。而像水费、电费这些公共事业性收费,纳入征信则有其合理性。


征信不是一个筐,什么信息都能往里装。征信更不是哪家企业的催款员。过度使用,不仅会增加庞大的数据处理量,影响征信系统的效率,也会影响到征信本身公信力和严肃性。


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


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